食科院顺利开展“食品中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生物学命运”学术交流讲座
5月23日上午,食科院于14教501开展了“食品中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生物学命运”主题学术交流讲座。主讲人为曹晓琼博士,食科院副经理吴卫国,部分食科院教职工、研究生及本科生参加本次讲座,食科院教授沈清武担任主持人。
讲座伊始,沈清武教授向大家介绍曹晓琼博士。曹晓琼为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食品科学专业博士,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食品中无机纳米材料与食品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消化系统中的行为特性,对小鼠的毒性以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在Joumal of Agriculture andFood Chemistry等国际一流期刊发表研究论文数篇,多次在Institution of Food Technologists (IFT), Experimental Biology (EB)等国际会议做学术报告.获得多项荣誉和奖项。她还兼任Umass自然科学学院讲师,独立设计课程“Food matters: How does food;impact health?"给本科生授课。
紧接着,讲座正式开始。曹博士从纳米颗粒进入食品的两种方式介绍TiO2、TiO2纳米颗粒与食品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分享了在小鼠摄入二氧化钛后对健康肠道的影响和二氧化钛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两大方向的研究,得出事实二氧化钛颗粒会对器官与肠道菌群造成不良影响。
在接下来的提问环节,在座的观众向曹教授请教了相关的研究问题,曹教授也一一耐心详细地解答。
讲座最后,沈请武教授对讲座进行总结。他非常感谢曹博士的精彩分享,其中的精准的实验设计,准确的结果分析值得大家学习,并表示曹教授的研究方法、学习态度对同学们之后的学习生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刘洋 欧亦钦 吴宋鸣)